金矿公路修通后,洛阳矿山机器厂党委根据当时建厂和大规模工业建设的新形势需要,决定选派一批干部到哈尔滨工业大学学习。厂领导看到焦裕禄在如饥似渴地学习工业知识,工作中身先士卒,又经过战争考验,就决定派他和其他干部一道去学习,为工厂培养后备干部。焦裕禄愉快地接受了组织的安排。
起初,有个别干部因家庭有困难,怕学习坚持不下去,不太愿意去。后在焦裕禄的积极带动下,这些同志也都到哈工大去了。在哈工大,焦裕禄和大伙儿刻苦钻研工业管理知识,为由外行变为内行打下了理论基础。解放前,焦裕禄只读过几年小学,文化水平低,科学知识更差,上大学是摆在他面前的一个崭新的、十分艰巨的课题。因此,学习过程中他格外努力,总是早上第一个起床,晚上最后一个上床。他深入钻研每一门技术,一有问题就及时向老师请教,甚至是身边的每一个人,只要有比自己强的地方,他都会向他们学习讨教。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哈工大学习结束时,他被评为优秀学员,取得了优异成绩,圆满结业。
1955年初,焦裕禄被安排到大连起重机厂机械加工车间实习,担任实习车间主任,学习工厂管理。焦裕禄问起重机厂的同志:“学会工厂中的管理业务,得多长时间?”对方说:“一两年时间大致可摸到点门儿。”焦裕禄决心加快步伐,缩短实习时间,就整天同工人一起劳动。凡是同管理业务有关的问题,他都要刨根问底。作为实习主任,一般都是跟随主任指挥指挥就行了,可焦裕禄偏不这样,他说:“满车间的机器设备,各种各样的零件部件如果连名字都叫不出来,咋能管理好生产?”他深入班组,跟着工人师傅在机床旁作业,从图纸、零件到加工方法和设备性能都认真学认真记,一个人蹲在车间翻阅图纸经常忘记时间,晚上常常不回宿舍。为了掌握整个生产程序,送料、拉铁屑、扫地他都干。
当时有人打趣说:“看,拉牛尾巴的也来学工业了。”焦裕禄听到后心里很不是滋味,他说:“拉牛尾巴的咋了?拉牛尾巴的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把天下都打下来了,还有啥困难能挡住!”从此,他更加努力刻苦地学习。有时为了弄清某个零件的加工过程,他竟要一连跑几个车间跟踪了解。
有一次,他要求计划员让他自己安排一次生产计划试试。计划员觉着焦裕禄实习才几个月,不可能编好计划。焦裕禄看他有点犹豫,便用商量的口吻说:“你在一边看着,我安排错了,你马上纠正。”计划员无法拒绝,只好让他试试。结果,焦裕禄很快就把计划编排好了,而且编排得既周密准确,又切合实际。
还有一次,机加车间增加生产任务,有人就提出了人力不足和设备能力不够等困难。焦裕禄听说后,立即到任务最重的减速机工段,他详细了解了每道工序、设备台数、职工人数以及过去每月超额完成的任务数,并和大家一起算了笔账。接着他又主持召开了生产会议,在会上,把情况作了详尽的分析,说明不仅能够完成这批任务,而且还有很大潜力。到会的同志听到焦裕禄分析得精细周密,对他在这么短时间内如此熟悉各个生产环节都感到吃惊。最终,这个车间按照焦裕禄的计划胜利完成了任务。
经过半年的车间实习,焦裕禄很快就成为了一名优秀的管理干部,同志们说:“真想不到,焦裕禄虚心好学,竟成为了我们最棒的车间主任。”
1956年11月,大连起重机厂厂报登载了“机械车间被评为前后方竞赛优秀单位”的消息,并以整版篇幅刊登了焦裕禄写的《机械车间三季度竞赛总结》。12月,焦裕禄为车间基层干部总结了十条工作经验,内容包括:要依靠群众,要发扬民主,要经常总结工作,要学习政治,要利用积极分子做工作,要了解群众思想,关心群众生活,要依靠党的领导,要搞好团结,要学习党的政策,要主动向上级汇报情况。厂党委经过研究后,认真采纳了这十条经验,改进了管理方法,调整了生产计划,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石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