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市“彭年光明行动”圆满结束
6月22日上午,通许县人民政府,县残联在通许县人民医院病房大楼前举行了欢送“彭年光明行动”医疗队仪式,县政府办公室主任杜绍亭代表县政府向“彭年光明行动”医疗队赠送了感谢信和锦旗,白内障患者孟祥友,张素真向“彭年光明行动”医疗队赠送了锦旗,百名医护人员和白内障手术后的患者参加了欢送仪式。
6月5日,开封市“彭年光明行动”正式在通许县人民医院启动,至6月24日共筛查眼病患者6026名,最多一天达360名,其中白内障适应症1321名,已有730名贫困白内障忠者接受了免费手术,每人还领取了50元的生活交通补助金,接受手术的患者中年龄最大的102岁,最小的6岁,活动于6月底结束,完成为1013名白内障心者实施手术的任务。“彭年光明行动”医疗队,为513名白内障患者做了手术,表现了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职业道德,他们最多一天完成手术63例,成功率达百分之百。
“彭年光明行动”为一千多名残疾朋友解除了痛苦,带来了光明,使他们的家庭又恢复了往日的欢笑,余彭年先生的美德广泛传颂,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
一、领导重视是搞好“彭年光明行动”活动的关键
5月8日,市政府在市残联召开了“彭年光明行动”专题会议,为活动作了充分的准备。6月5日,省残联、市政府领导参加了“彭年光明行动”启动仪式,并分别发表了重要讲话;活动期间,省残联陈砚秋理事长,市政府蒋美兰副市长一同到通许县人民医院慰问医疗队的专家,看望患者;市残联程启超理事长亲自布置,分管领导每天都亲临一线,具体指导,通许县的主要领导也多次前往慰问医护人员,在活动即将结束时,蒋美兰副市长亲自主持,在市政府召开答谢宴会,表达对医疗专家的慰问和亲切关怀,省市县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是“彭年光明行动”顺利开展的关键。
二、措施得力,宣传到位是搞好“彭年光明行动”活动的基础
开封市残联在召开“彭年光明行动”专题会议的基础上,认真组织,采取得力措施,进行了广泛宣传发动:通许县残联召开了乡镇残联理事长会议,各乡镇分别召开村组干部会议,向群众广泛宣传;开封县残联印制一万多份宣传单,理事长亲自带人到农村散发;尉氏县分管残联的副县长亲自与各乡镇一把手联系,布置任务;兰考县、杞县向乡镇下指标,督促落实。通许县人民医院成立了专门的领导小组,抽调精干医护人员,配合活动的开展,同时还在电视台编发新闻8期,播放32次,电视画面宣传120次,滚动飞播字幕3600次,还抽调二十四人下乡包片宣传,由于措施得力,宣传充分,使“彭年光明行动”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三、团结协作是搞好“彭年光明行动”活动的保证
“彭年光明行动”启动仪式以来,开封市残联与医疗队充分协商沟通,各方面团结协作,确保了活动的顺利开展。五个县千方百计,克服困难,每天按计划组织足够的白内障患者,确保了筛查和医疗队专家手术的病源需要。通许县人民医院全力以赴,做好配合,从筛查医生到护理人员,都抽调相关科室的精干力量,从早上七点到下午八点,无论天气多么炎热,病人多少,都能做到检查认真,询问细致,每天筛查都在300人以上,护理住院病人70余人,他们听从指挥,服从安排,超负荷的工作,脚跑肿了,嗓子哑了,可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她们发自肺腹的说:余彭年先生做大善事,咱们做小善事,苦点累点值得。医疗队的专家更是不辞辛苦,每天早上八点进手术室到晚上八点结束,工作都在12个小时以上,中午在手术室吃饭,也只有短短半个小时时间,王宏涛医生患胃炎,刘莹医生感冒发烧,仍强忍病痛,坚持工作,由于各方面的团结协作,密切配合,使活动得以顺利进行。
四、“彭年光明行动”圆满成功,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彭年光明行动”的对象是农村贫困的白内障患者,他们大都家庭贫穷,拿不起或不愿意拿钱去作手术,有的得病十余年,忍受了极大的痛苦,这次“彭年光明行动”免费为他们诊治,使许多白内障患者重见了光明,特别是看眼病不掏钱,走时还送五十元,更是白内障患者没有想到的,他们发自内心地感谢余彭年先生,感谢各级政府、残联和通许县人民医院。“彭年光明行动”历时一个多月,余彭年先生的慈善义举,在街谈巷议中广泛传扬,随着活动的进一步开展,将有越来越多的贫困白内障患者接受免费手术,这一活动,也会吸引更多的爱心人士,投身于慈善事业,使社会上越来越多的贫困群众得到支助和关爱,我们的慈善事业和残疾人事业,一定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我们的社会会更加和谐。
(开封市残联)
焦作市乡级残联和城区社区残协残疾人专职委员选聘工作已全部完成
3月27日,焦作市政府组织召开了全市残疾人专职委员选聘工作会议。会后,市、县两级残联按照实施方案规定的时间步骤,认真抓好工作落实;截止目前,全市乡级残联和城区社区残协残疾人专职委员的选聘工作已按期完成。
在残疾人专职委员选聘过程中,市残联严格按照《焦作市开展选聘残疾人专职委员工作实施步骤安排表》中要求的五个阶段(即安排部署阶段、宣传动员和报名阶段、考试阶段、录取阶段、岗前培训阶段),精心组织、认真运作,确保了整个选聘工作的顺利进行。报名期间,为动员具备报名条件的残疾人踊跃参加,在焦作市电视台、《焦作日报》等新闻媒体和乡镇、街道刊发张贴了《关于选聘乡、镇(办事处)残联和五城区社区残协残疾人专职委员的公告》,为确保考试、录取工作的公开、公平和公正,还专门成立了以理事长焦国任组长,副理事长杨廷中、韩文明、王春祥任副组长的“焦作市残疾人专职委员选聘考务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整个选聘工作的全程监督和指导。4月22日上午9∶00-11∶30,市残联在同一时间组织了笔试考试,随后笔试成绩确定了进入面试人员名单。4月26日-5月28日,各县市区残联会同当地劳动、人事及纪检委等部门,对进入面试的应聘对象进行了面试、考察。在面试中,考核小组结合面试人员的综合素质,本着“宁缺勿滥”的原则,确定出了胜任工作的人选并进行了不少于7天时间的公示,严格接受群众的监督。对于公示无异议后的人选,各县市区及时上报市残联,经市残联审核批准后,进入岗前培训,最后录用上岗。
这次统一组织的专职委员选聘工作,乡级残联和城区社区残协应选聘残疾人专职委员190名,有646人符合报名条件的残疾人参加了考试。通过考试、面试、考察等程序,选出了具备较高素质、能胜任工作的残疾人专职委员共计172名。目前都已接受了政策理论、业务知识等培训并即将步入工作岗位。这项工作的开展,不仅推动了市基层残疾人组织规范化建设的步伐,解决了市基层残疾人工作队伍力量不足的问题,也为实现残疾人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监督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焦作市残联)
强抓机遇 积极探索
全力打造残疾人康复训练服务平台
武陟县辖7镇7乡,367个行政村,总人口65万。全县共有各类残疾人40682人,占总人口的6.26%。其中视力残疾3943人,听力残疾4480人,言语残疾716人,肢体残疾19356人,智力残疾3943人,精神残疾1432人,多重残疾6812人。具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28701人,占全县残疾人的70.5%,有康复需求的约16130人,占全县残疾人的39.6%。
为使广大残疾人普遍得到康复训练与服务,尽快适应社区建设快速发展的形势需要,自2003年以来,按照《河南省康复训练与服务“十五”实施方案》、《“十五”康复训练与服务工作评估标准的通知》等文件要求,在原有的社区残疾人康复工作的基础上,坚持政府领导、部门配合、社会参与、资源共享、共同推进的社会化工作原则,采取试点先行、因地制宜的工作办法,积极稳妥地开展残疾人康复训练与服务工作,实现残疾人服务率100%、满意率95%以上的良好成效,得到了广大残疾人的赞同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主要作法是:
一、成立组织,加强领导
开展残疾人康复训练与服务是残疾人的迫切需求,也是进一步引导残疾人充分参与社会生活,回归社会主流的重要途径之一。为了满足广大残疾人的这一迫切需求,确保康复训练与服务工作能够持续健康开展,县委、县政府领导高度重视,专门召开会议,在调整和充实县残疾人康复工作办公室的基础上,成立了由县残联理事长为组长,卫生、民政、财政、残联主管领导为副组长,各乡镇残联理事长和卫生院副院长为成员的康复训练与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在县康复办的领导下开展工作,负责研究制定康复训练与服务工作计划,建立训练与服务管理和技术服务网络,协调康复经费,配备康复器材,督导康复训练与服务工作计划的落实等。并按照中国残联《“十五”康复训练与服务工作评估标准》的总体要求,结合残疾人的康复需求,下发了《武陟县残疾人康复训练与服务工作实施方案》(武政办[2003]14号),进一步明确了“十五”期间残疾人康复训练与服务工作的任务,要求乡镇、村街必须建立健全社会化康复训练服务体系,使残疾人能够普遍得到康复服务。在具体组织实施过程中,省残联康复部刘景梅部长及市残联领导多次深入到基层网点检查指导工作;县委、县政府分管卫生和主抓残疾人工作的主要领导也不断下乡查看康复训练与服务工作的开展情况,帮助解决训练场地、经费等实质性问题。
二、创新模式,强化服务
完善了残疾人康复服务指导网络,成立了由县卫生局业务局长任组长,医政股长和残联理事长为副组长,县人民医院、第二人民医院医务处主任、主治医师等为成员的残疾人康复训练与服务技术指导组,在全县6个乡镇、79个行政村先行开展了试点工作;一是成立了机构,建立了阵地。以县人民医院为依托成立了“武陟县康复训练与服务技术指导中心”,以乡镇卫生院为依托成立了“康复训练与服务指导站”,以村街卫生室为依托成立了“康复训练与服务基层服务站”;二是建立了机制,完善了制度。县、乡、村三级组织和卫生医疗机构分别指定了12名乡镇指导员、158名村街康复员专门负责具体康复训练与服务工作,县康复办制定了康复训练服务实施方案,明确了残联、卫生、民政、财政等部门的工作职责,为各康复点配备简便易用的康复训练器械;县医院负责为残疾人康复训练服务提供技术指导和培训康复工作人员,传授训练方法;村(街)卫生室负责对康复对象进行入户训练、器械安装及场地的绿化、美化等。结合工作实际制定了各项规章制度,做到了工作职责清楚,工作任务明确,工作人员到位,为服务残疾人康复打下了坚实基础;三是全面普查,确定康复对象。即充分发挥基层残协组织作用,结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对全县40682名残疾人中急需康复的对象进行筛选,共确定康复对象16130名,并为其逐一制订了训练计划,建立了康复档案;四是在财政资金困难的情况下,多方筹资为试点村和卫生院统一配备了85套,价值30万余元的室内外康复器械,使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能够就近就地进行各项康复训练,尽可能满足其康复需求。
三、完善措施,狠抓落实
四年来,县、乡、村三级康复服务网络,本着“康复一人,解救一家”的理念,先后举办康复技术培训班三期,培训基层康复技术员200余人次;有计划地开辟康复医疗场所85处,对偏瘫、截瘫、儿麻后遗症,开展了平行杠、木钉桶、滚桶、助木、踩关节矫正、站立板等功能训练;对脑瘫儿童开展了运动功能、姿态矫正、语言交流、生活活动等方面的训练;对智残儿童开展了运动、感知、认知、语言交流、生活自理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训练,通过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有2100余名残疾人通过康复训练,功能不同程度得到改善,260余名已回归社会主流。如:小董乡陶村智残人张保国,男,现年l7岁,因病用药不慎,导致四肢无力,且父母年迈多病,仅靠民政部门发放的农村低保维持生计,一日三餐全由家人照顾日常起居,后经该村康复员巧借紧临黄河大堤的优势,鼓励其每天在他人的搀扶下坚持爬堤坡,然后再到村卫生室接受臂力等方面训练,通过近一年时间,现已能独自拄拐行走;又如三阳乡马村肢残人赵金柱(59岁),三年前,因脑血栓后遗症导致右半身肢体僵直,口语不清,长年卧床不起,生活不能自理。该村康复员了解情况后,考虑到本人行走不便,不能到卫生室去康复训练,便多次上门帮助其在家中训练,自制一滑轮式配重拉力器和滚桶,为其不厌其烦地讲解操作要领,通过近四个月的康复训练,除语言障碍外,现在已能借助辅助工具到户外活动。他逢人就说:“是残联开展的康复训练给了我自由”。截止到2006年底,县40%以上的乡镇、村(街)通过跟踪调查,绩效考核,均已达到“十五”康复训练与服务工作评估标准。
残疾人康复训练服务工作社会成效明显,我们的感受主要有三点:一是残疾人康复训练服务工作之所以能够健康有序开展,得益于国家、中残联及省、市残联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二是得益于康复知识的广泛宣传和普及;三是得益于各级康复员的精心指导和辛勤工作,保证了康复对象功能障碍得到显著改善。
(武陟县残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