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南阳8月23日消息(记者王晶)每天一睁眼,黄岐国的情绪常常处在撕裂之中。
一边是等着要耕种的田地和嗷嗷待哺的小孙女,另一边则是身患精神分裂症、时刻需要人照看的6旬弟弟。长此以往,他的精力,就在这样无效无望的陪护中消耗殆尽,进而整个家庭,也始终无法从贫困的泥潭中轻易脱身。
而这些,还不仅仅是重度残疾人家庭面临的困境。
在农村,贫困老年人、重病患者等特殊困难群体的家庭,也同样付出着时间、金钱的代价,至死都要带着揪心的牵挂。这不仅是每一个家庭的难,更是脱贫攻坚战中的艰中之艰。
如何使他们有尊严、有体面地生活?作为河南省脱贫攻坚任务最重的省辖市,南阳市探索“四集中”的兜底保障办法,结合实际,将农村特殊困难群体安置在村级幸福大院集中托管、乡镇敬老院集中供养、社会福利机构集中托养、医疗机构集中康复,以此帮助几万余名贫困劳动力解除家庭赡养护理负担,走向外出务工致富之路。
河南省南阳市西峡县双河托养中心,护工张秀莲与张铎兄妹俩在一起(央广网记者王晶 摄)
先卸下“包袱”
对于每一个重残家庭的父母来说,每天就像是被挂在悬崖上的人,每每未上山顶,就会碰到巨石滚下来,只能倾尽全力向上推。
而这样的遭遇,河南省南阳市西峡县的张爸爸,经历了两次。
儿子张铎21岁,女儿张雨16岁,兄妹二人都是脑瘫患者,智力仅相当于2岁儿童,生活完全无法自理。夫妻俩只能被禁锢在家中照顾其起居,无法外出劳动。这样的家庭背景放在农村,贫困程度可想而知。
但好在,这个近乎绝望的家庭,终于在大儿子满20岁后,迎来了转机。
8月19日下午,记者驱车来到河南省南阳市西峡县双河托养中心,见到了穿戴整洁的兄妹俩。哥哥和妹妹在护工张秀莲的陪伴下,安静地看着电视,见到记者靠近,他们有些害怕,把头埋了下来,一旁的张秀莲摸摸他们的头,表示安抚。她说,“有时看得也很揪心,妹妹没事就趴在哥哥腿上,离不开。”
兄妹俩所在的托养中心,是河南南阳以“民建公助”的方式办起来的,也是当地“四集中”兜底重点单位之一,主要服务对象除了像张铎兄妹这样建档立卡贫困户中的重残群体外,也有胸部以下肌肉萎缩的父子俩,或是下半身高位截瘫的单身母亲等群体,共集中托养390人。
记者看到,这里每一个人的情况都不尽相同,因此整个中心分为失能区、自理区,以及母女双人间组合等。张铎兄妹情况较为特殊,则被安排在楼梯拐角处双人间,方便照看。一日三餐不愁,洗澡和换衣服都有规矩可循,还能定期体检,有针对性地进行康复训练、心理咨询等。
来到托养中心后,张铎兄妹变化不少。“你看,现在妹妹见人,也会笑一笑了。”对他们的变化,护工张秀莲感触最深。每隔一个小时,她就要到房间看他俩一次,晚上也要起来看三次,更换尿不湿,盖被子,早上五点多又得早早起来,给兄妹俩洗漱,把饭端到房间喂他们。
面对孩子精神面貌上的改变,父母也颇感欣慰。他们常来看孩子,老家就在距离中心20公里的屯子里。“现在每次见到我,都拉着手不放,一个劲儿地说感谢的话。”张秀莲说:“兄妹俩现在有人照料,父母没了负担,在村里流转10多亩地,种植上香菇,家里的生活改善了不少。”
康复后 回归社会
又发病了,31岁的马栓由于无法接受父母双亡的变故,经常漫无目的地乱跑,严重时更是打骂家人,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
在河南省南阳市的农村特困群体中,除了像张铎兄妹一样的重度残疾人,类似于马栓这样的精神病患者,也有一定的数量。去年,西峡县“四集中”兜底办法利用公建民营的方式,引进一家专业民营医院,建立精神病人康养中心,马栓也终于有了归宿,免费入住。
8月19日,姐姐马松带着水果和零食,再次来到西峡县精神病人康养中心看望弟弟,“以前说两句话就骂人、打人,现在能坐在一起心平气和地交流了。”如今,作为家中二姐的马松也不再每日为弟弟提心吊胆了,找到了新工作,曾患抑郁症的大姐也放心地嫁了人。
据西峡康宁医院院长白昂介绍,实际上,过去像马栓这种及时治疗的,其实并不多。他们多数分布在农村地区,患者家属担心外界歧视,讳疾忌医,“在农村,甚至有的患者被关在小屋子几十年,父母去世都不知道。”白昂说道。
目前,中心已入住精神病人94人,其中特困精神病人55人,低保精神病人39人。“为了彻底解决这一类群体生活难、自理难、照料难、护理难、医疗难等‘五难’问题,中心实行规范化托养管理,还与豫西协和医院等签订长期技术协作协议,定期派出专家对患者进行健康检查。”白昂告诉记者,这也是南阳市兜底脱贫“四种集中”模式的其中一种。
除此之外,目前除了药物治疗,康宁医院也将在致力于社区复建,“即使对重症患者来说,也想要回归家庭,融入社会,这是本能。”白昂说道。
下一步,康宁医院还将联合西峡县民政局、西峡县残疾人联合会,打造一所专门为病情稳定的精神残疾患者进行再就业服务的机构,比如,糊纸箱、贴商标等简易的手工计件来获取一定报酬,通过在社会上进行爱心义卖给患者发工资,帮助患者逐步恢复社会功能的同时,还能自己挣钱养活自己,让病人、家属对脱贫致富和战胜病魔获得信心。
记者临行前,患者姐姐马松说,“弟弟以前是平顶山大学毕业的,学的商务英语,希望他能在这好好康复,以后可以重新融入社会。”她说,现在一家人已逐渐过上了和普通人一样的平静生活。
在这里寻求幸福
夏日的傍晚,在河南省南阳市西峡县老君店的幸福大院里,凉风轻拂,花木摇曳。84岁的张玉华和几个“老姐妹”一起唠着家常,悠闲地享受着时光。
眼前这场景,是河南南阳“四集中”保障办法里村级幸福大院的一个缩影。
张玉华是村里的建档立卡的特困贫困户,和她一起来到幸福大院的,还有双目失明的儿子王有强,今年也已60岁。尽管各项扶贫政策都享受了,但娘俩的生活还是有所困扰:老伴过世,女儿也因癌症去世,如今年纪大了,张玉华无法照料儿子,生活极不方便,有时一天只吃两顿饭。被村干部接到幸福大院后,衣服脏了有人洗,生活起居有人照料,在这又有了新的生活。
张玉华颇为热情地邀请记者去屋里坐坐,走进一看,屋内光线明亮,收拾得一尘不染,生活用品一应俱全,失明的儿子正坐在床边听收音机,他还笑言,活大半辈子没吹过电风扇,这开关一摁清风自来,老蒲扇也退休了。见到记者过来,二号院的几位老人掀开竹帘子,搬出小马扎,也来分享感受,“住在大院的老人们互相帮衬着,谁有个头疼脑热,就相互端碗热饭、说句暖心窝的话,像家人似的。”
在入住标准上,南阳市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张群山介绍,像张玉华这样,建档立卡贫困群众中有半自理能力的老人,以及无自理能力、高龄独居分散特困供养老人等,核查情况后,均可免费入住。
而这还只是一小部分,南阳的村级幸福大院,已建成117个,集中托管特殊贫困人员2036人。据记者了解,“四集中”兜底保障场所形成物化资产,归村集体所有,资金变资产,一次建成,重复使用。同时,原来家中忙前忙后照料特困人员的其他人员被“解放出来”,腾出了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发展产业、外出就业。
采访结束,张群山直言,脱贫攻坚收官之年,不管采取何种模式,脱贫必须先解困,直接给残疾人贫困家庭发放补助款很容易,但治标不治本,通过集中托养,让重度残疾人得到更好的照料,解放家庭劳动力,这样才能真正的脱贫又解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