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打开适老化
卢展工在省委八届十一次全会上的工作报告
来源:河南残疾人联合会     发表时间:2010-12-20

在省委八届十一次全会上的工作报告
卢展工
(2010年11月17日)

同志们:
        2010年是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一年来,省委常委会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四个重在”实践要领,团结带领全省广大干部群众,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实干实效,扎实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中原崛起、河南振兴迈出有力步伐。
今年以来,胡锦涛、温家宝、李克强和王刚、回良玉、刘云山、李源潮、张德江等中央领导同志分别到我省考察指导工作,对河南发展提出明确要求。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指出,河南作为中部大省,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占有重要位置;要我们牢牢把握国家加大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力度的宝贵机遇,以更加振奋的精神、更加开阔的视野、更加务实的作风,全力做好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各项工作,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征程上谱写中原崛起新篇章。这进一步凸显了河南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为中原崛起、河南振兴指明了前进方向。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中央领导重要指示精神,集中精力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扎扎实实做好各方面工作。   
这里,先报告省委常委会集中力量抓的几件大事。
        一是积极谋划建设中原经济区。为了加快河南发展,推动中原崛起、河南振兴,我们结合谋划“十二五”发展,组织动员社会各界,积极酝酿谋划中原经济区建设。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战略构想,是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同志关于河南科学发展重要指示精神的具体行动,是改革开放以来历届省委团结带领全省干部群众积极探索的重要成果,是中原崛起战略的持续、延伸、拓展、深化。省委常委会召开务虚会议专题研究建设中原经济区问题,并组织力量研究起草中原经济区建设纲要。我们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在北京举办建设中原经济区汇报座谈会,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北京大学等共同举办多场高层次研讨。我们积极争取支持,全国人大、全国政协有关领导同志和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有关负责同志纷纷到河南考察调研、听取汇报,大家表示完全赞成中原经济区战略构想,全力支持中原经济区建设。我们诚邀海内外媒体专题采访,形成了声势,营造了氛围。总的来看,建设中原经济区在全省上下形成了广泛共识,在省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
         经过一段时间的深入研究,我们对什么是中原、什么是中原经济区、为什么建设中原经济区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有了更加清晰明确的认识和把握。大家普遍认为,中原经济区是指以河南为主体,延及周边若干区域,具有鲜明特点、独特优势,经济相联、使命相近,相对独立的区域经济综合体;是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载体和平台,是河南探索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路子的载体和平台,是明晰定位、整合优势、凝聚合力的载体和平台,是河南扩大对外开放、加强交流合作、实现互利共赢的载体和平台。中原经济区是客观的存在,建设中原经济区是历史的必然,有利于国家区域经济布局的进一步完善,有利于国家统筹协调梯次推进发展重大战略的实施,有利于国家在中部地区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板块,有利于河南在全国发展大局中明晰发展定位、发挥自身优势,有利于河南坚持走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有利于遵循经济发展规律特别是区域经济发展规律更好地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目前,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定位日益明晰、思路持续完善、氛围更加浓厚,产生了凝聚人心、鼓舞士气、推动工作、加快发展的积极效应。这次省委全会召开之前,我们召开两次常委(扩大)会议,专题研究《中原经济区建设纲要(试行)》,并印发各地各有关部门征求意见,经过反复修改,形成了《纲要(试行)》(讨论稿)。
         二是着力推进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工作。认真学习贯彻中央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精神,把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为一件大事来抓。举办全省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市厅级领导干部和县(市、区)委书记、县(市、区)长共1000多人参加,大家围绕什么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什么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怎样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等问题进行深入研讨,统一了思想、形成了共识。我们明确提出,要把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为今年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线,把破解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粮食怎么保、民生怎么办四道难题作为着力点,坚持“六求”加快转变,即提升认识求加快转变、坚持发展求加快转变、重在持续求加快转变、突出创新求加快转变、统筹协调求加快转变、有效运作求加快转变,并着重强调用领导方式转变促进发展方式转变。我们把经济结构调整作为主攻方向,坚持项目带动,全面实施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和转型升级双千工程,开展新一轮煤炭企业兼并重组,加快河南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各项工作加快推进。
         三是成功举办一系列重大招商引资活动。紧紧抓住产业转移步伐加快的良好机遇,以大招商活动为抓手,建立健全招商引资重大项目推进工作机制,开展外来投资企业大回访活动,调动各方力量、形成招商合力,不断提升服务水平,着力营造重商、亲商、富商、安商的浓厚氛围,招商引资工作取得重大突破,对外开放形成新的态势。高层次、大规模举办了豫浙投资合作项目洽谈会、港澳深地区闽籍企业家访豫活动、豫台经贸合作洽谈会、第六届中国河南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第五届豫商大会、第八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暨第三届中国郑州农博会、2010年全国农产品加工业投资贸易洽谈会、中国(郑州)2010产业转移合作洽谈会等重大招商引资活动,作为“主宾省”积极参加第十四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精心组织参与第五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今年成为多年来来豫客商最多、招商规模最大、签约项目数和合同金额最大的一年。1—10月全省实际利用外资49.83亿美元、居中部六省第一位,同比增长24.9%;实际到位省外资金2257亿元、增长25.5%。一系列招商引资活动的成功开展,不仅引进了资金项目、促进了经济转型、增加了就业岗位,提高了我省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还引进了新的理念、新的经验、新的管理方式,进一步开阔了干部群众的思路和眼界。
         四是扎实推进创先争优活动。按照中央统一部署,在认真总结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基础上,于今年4月启动了创先争优活动。省委常委会把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成立活动领导小组,研究制定实施意见,提出要以“做科学发展先锋队,当中原崛起排头兵”为主题,以创建“五个好”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当“五个表率”优秀共产党员为主要内容,始终注重先进性、实效性、持续性。一是分类指导、创新载体,全省98.5%以上的基层党组织选择了切合实际的活动载体,96.8%以上的党员参加了各种类型活动。二是选树典型、激励争创,全省各级树立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典型73212个。三是强化宣传、营造氛围,充分运用报刊、电视、广播、网络、现代远程教育、手机短信平台等形式,大力宣传各地的好经验好做法。四是搞好衔接、巩固成果,认真解决学习实践活动中查摆出的未整改落实项目和影响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
        下面,报告省委常委会今年以来所做的其他各项工作。
        一、努力保持经济持续较快发展
        今年以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精神,进一步充实完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各项政策措施,着力保持经济回升向好势头,预计全年主要目标可以完成或超额完成,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好的趋势、好的态势、好的气势。概括起来就是“四个总体”。
        一是总体持续。把保持当前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为长远发展营造条件、打好基础有机结合起来,努力做到在持续发展中转变、在持续发展中调整、在持续发展中提升、在持续发展中增效。一是发展势头持续。经济发展保持了稳定、积极、向上的势头,没有出现大起大落,各项主要经济指标持续,前三季度全省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2.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7个百分点。二是思路做法持续。持续改革开放以来历届省委团结带领全省人民在实践中探索形成的一系列战略举措,持续我省近年来一直在做的打基础、增效益、求质量、上水平、调结构、转方式和构建一个载体、三个体系等工作,持续我省在应对金融危机中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好经验、好举措。三是精神状态持续。广大干部群众在应对危机中激发出来的攻坚克难的精神、谋求发展的意识和围绕全局的合力正在持续,为全省持续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势头提供了强大动力。
        二是总体提升。坚持项目带动、品牌带动、创新带动、服务带动,着力提升经济发展层次和水平,不断增强竞争优势和核心竞争力。一是结构调整成效明显。扎实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加快投融资平台、基础设施和重大项目建设,前三季度完成投资3027亿元;着力壮大优势产业,推动十大产业调整振兴,确定了电子信息、生物、节能环保、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等7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重点和方向,转型升级双千工程截至10月底累计新开工项目576个;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实施重大项目联审联批,重大项目在优化投资结构与带动产业转型升级中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凸显;把发展民营经济作为解决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难题的一大途径、一大举措,通过改善政策、体制和投资环境,积极支持和引导民营经济健康快速发展。二是改革创新实现突破。把推动体制机制创新和科技创新有机结合起来,不断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加快形成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体制机制;围绕统筹城乡发展,深化土地管理、户籍制度改革。大力实施自主创新培育工程,积极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继续实施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着力培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的“双自”企业,风力发电、锂离子电池等重大科技专项取得突破,安阳高新区、南阳高新区升级为国家级高新区,截至10月底全省申请专利、授权专利分别增长27.4%、53.7%。三是环境保护得到加强。把节能减排、保护环境与促进转型升级结合起来,积极推进循环经济试点省建设,加快工业领域重点节能项目建设,重点流域、重点区域、重点行业环境综合整治成效明显。前三季度,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98%,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下降1.06%、1.2%,全省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累计百分比为91.7%,饮用水源地取水水质累计达标率继续保持100%。加强林业生态省建设,成功举办中国第二届绿化博览会,全民植绿、护绿、爱绿意识进一步增强。
        三是总体协调。统筹推进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统筹推进经济建设与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统筹推进经济发展各项工作,统筹推进“三化”进程,经济运行平稳有序、经济发展健康协调。一是三次产业协调推进。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毫不动摇抓好粮食生产,稳定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夯实农业现代化基础。夏粮产量达到618.14亿斤,连续8年增产、连续7年创历史新高;预计秋粮产量450亿斤以上,全年粮食总产将连续5年稳定在1000亿斤以上,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积极贡献。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壮大战略支撑产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战略基础产业,积极促进产业链向高端高质高效延伸,工业对经济发展的主导作用进一步增强,1—10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9.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5个百分点。大力实施服务业发展提速工程,400个服务业重点项目加快建设,150户重点服务企业加速发展。二是三大需求协调拉动。着力扩大消费需求,培育消费热点、拓宽消费领域,继续推进家电下乡、汽车摩托车下乡和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等工作,1—10月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8%。着力优化投资结构,努力提高工业投资、重大项目投资所占比重,民间投资、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投资占城镇投资的比重持续提高,1—10月全省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1%。着力扩大出口规模,大力引进出口型项目,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和市场结构,中部地区第一个综合保税区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获得国家批准。1—10月全省进出口总额139.89亿美元、增长29.7%,其中出口83.36亿美元、增长43.1%,外需拉动力有所增强。三是城乡协调发展。确立以新型城镇化带动“三化”协调发展的思路,着力培育壮大中原城市群,把小城镇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节点,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作为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切入点、统筹城乡发展的结合点、加快新农村建设的增长点,全省城镇化水平稳步提高,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持续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加快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加快向农村拓展。
        四是总体有效。在推动经济发展中,注重主要指标的优化和协调,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发展的效率、效益、效果、效应不断提升。一是财政收支快速增长,1—10月全省财政总收入增长19.8%,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21.6%;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增长24.1%。二是工业效益整体良好,前三季度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增长30.9%,实现利润增长36.3%,亏损企业亏损额下降26.2%;工业品产销率达到98.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5个百分点。三是群众生活持续改善,前三季度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894元,农民人均现金收入4276元,分别实际增长6.5%、8.7%。
        二、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我们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省有机统一,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推进依法治省进程,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指导和推动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加强和改进地方立法工作,制定和修订城乡规划法实施办法、安全生产条例等7部地方性法规,审查批准郑州市、洛阳市地方性法规4件。认真贯彻实施监督法,积极支持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开展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重点对《就业促进法》、《产品质量法》等法律法规执行情况开展执法检查,并听取省政府关于重点项目建设等专项工作汇报。支持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任免地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对预算编制、预算调整和财政决算等重大事项作出决议决定。进一步加强代表工作,支持人大代表围绕谋划“十二五”发展、构建中原经济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壮大县域经济等关系全省大局的工作开展多种形式的集中视察和专题调研活动,认真办理代表的议案、建议和意见。支持省人大加强常委会建设和机关建设,全省人大电子表决系统建设顺利推进。
        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一基本政治制度。支持人民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职能,推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制度建设。支持省政协围绕科学制定“十二五”规划建言献策,就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等问题开展调研,邀请全国政协视察团专项调研中原经济区建设;认真做好提案办理工作;成功举办庚寅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等大型活动。巩固和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支持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更好地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职能,引导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围绕构建中原经济区、谋划“十二五”发展开展专题调研和研讨;全面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方针政策,促进民族团结、宗教和谐;做好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工作;组织2010年河南台湾月暨郑州台湾产品节活动,做好活跃港澳台侨和海外统战工作,探索海外联谊新途径。
        进一步加强依法治省工作。积极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完善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政府决定相结合的决策机制,实行行政执法公开,清理和规范行政许可项目和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坚持以“两转两提”为重点,推进政府职能转变,进一步提高行政效率和服务质量。做好省直管县(市)试点准备工作。深入推进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加强对司法权力的监督制约。积极探索、全面推开以“减少层次、扁平指挥,优化配置、加强一线,重心下移、夯实基础,一警多能、综合执法,双重监督、加强管理”为重点的公安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治理工作,深入开展“法律六进”活动,扎实推进法治城市、法治县(市、区)和民主法治村、民主法治社区创建活动。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厂务公开、村务公开和公用事业单位办事公开,基层群众自治机制不断完善。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依照法律和各自章程开展工作。深入贯彻《国防动员法》,大力开展国防教育,积极促进军民融合式发展,扎实做好双拥工作,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团结。
        三、着力加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
        我们高度重视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唱响加快发展主旋律、打好正面宣传主动仗,不断壮大主流思想舆论,扎实推进文化强省建设,着力提高文化软实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理论指导、舆论力量、精神支柱和文化条件。
        全面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围绕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倡树平凡之中的伟大追求、平静之中的满腔热血、平常之中的极强烈的责任感的“三平”精神,提升“普普通通河南人、踏踏实实河南人、不畏艰险河南人、侠肝义胆河南人”的良好形象,持续增强全省人民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精神力量。以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为重点,广泛开展道德模范巡回宣讲活动,推动道德实践、促进道德养成。扎实开展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继续推进“三优三创”竞赛活动,积极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文化活动,全面启动交通文明行动计划,巩固风正气顺、人和业兴的好气势。
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引导新闻媒体积极破解正面报道难、典型宣传难、舆论监督难、新闻创新难“四难”,不断增强新闻报道的亲和力、感染力、公信力和影响力。加强重大主题和重大活动宣传工作,邀请中央主要媒体和港澳台媒体、组织我省媒体对构建中原经济区战略构想进行专题采访,推出了一批有深度、有声势、有影响的报道;开展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开展招商引资活动等为主题和内容的深度报道,以解决“4050”人员就业难、交通拥堵等民生问题为主题的连续报道,有力促进了工作开展、难题破解。、加强网络宣传管理,建立互联网管理长效机制,深入推进整治互联网和手机媒体淫秽色情及低俗信息专项行动;成功举办第九届“网上看河南”采风活动,宣传展示了河南良好形象。
        大力发展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实现了全省所有乡镇都有综合文化站,省广播电视发射塔等一批大型文化设施相继建成,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加大对文化单位财政支持力度,积极引导企业及社会各界捐助文化发展,省直文艺院团、省文联所属各协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得到初步解决。大力实施文化精品工程,在第九届中国艺术节上,新编历史剧《老子》荣获文华大奖,现代豫剧《村官李天成》获文华优秀剧目奖。稳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全省265家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已有205家完成转企改制;9个省辖市本级和76个县(市、区)完成文化、广电、新闻出版三局合一,14个省辖市本级和94个县(市、区)完成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充分发挥文化在旅游业发展中的独特优势,探索推动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1—10月全省旅游总收入1816.5亿元、同比增长19.5%,旅游产业成为我省发展的一大优势、一大支撑、一大后劲。积极开展文化交流,成功举办第七届海峡两岸河洛文化暨豫剧发展理论研讨会和2010两岸戏曲展演周等活动,充分展示了中原文化的魅力。
        四、切实推进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
        省委常委会认为,着力民生、着力民心,既是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科学发展、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重要动力,必须既注重实现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根本利益,又注重维护人民群众的现实利益、具体利益,从柴米油盐酱醋茶、衣食住行教业保等方面入手,切实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推动社会管理创新,努力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让群众得到更多实惠,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集中财力办好十项民生工程。截至10月底,各级财政共落实十项民生工程资金602亿元。在十大类66件事项中,棚户区改造、城乡低保、农村五保供养、廉租住房补贴发放、库区移民迁安等16件已基本完成。完成建设县乡公路3575公里、通村公路3463公里,完成农村危房改造32482户,实施廉租住房保障25.54万户、其中发放租赁补贴23.59万户,开工经济适用住房577.06万平方米、已竣工208.37万平方米;确定“四年任务、两年完成”的丹江口库区移民迁安目标,目前已完成第一批6.49万人的集中搬迁任务,受到了中央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针对就业难问题,我们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鼓励和支持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通过加强就业技能培训、开发公益性岗位、举办“4050”人员专场招聘会创造就业机会。截至10月底,全省城镇新增就业。111.4万人,通过新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4050”人员8.3万人;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79.2%;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361万人。
        加快发展社会事业。继续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召开全省教育工作会议,制定和实施河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加大对农村和贫困地区的义务教育转移支付力度,加强城镇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建设和薄弱学校改造,认真做好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工作和中小学安全管理工作;加快实施职业教育攻坚计划,启动实施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工作;着力提升高等教育质量,新增本科院校2所,中原文化艺术学院筹建顺利。召开全省人才工作会议,制定和实施河南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实施人力资源素质提升行动计划和推进河南全民技能振兴工程,完成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57万人。加快推进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工作,规范完善省级统筹,出台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流动就业人员基本医疗保障关系转移接续办法,开展城镇医保市级统筹试点,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人均月增加148.95元,城乡低保补助水平、农村五保对象供养标准进一步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6.5%、人均筹资水平中各级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120元;启动国家首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在基层医疗机构启动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加强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加强重大疾病防治,截至10月底1万个行政村卫生室建设项目已有9720个竣工投用。加强人口和计生工作长效机制建设,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积极发展残疾人事业,扎实推进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事业、老龄事业和慈善事业。成功举办第十一届河南省运动会,第七届全国农民运动会筹备工作进展顺利。
        努力维护社会安定稳定。我们始终牢记稳定是硬任务、第一责任,准确把握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的特点和规律,着力解决影响社会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扎实做好信访稳定工作,坚持畅通渠道、着力疏导、依法依规、协调合力,进一步完善和落实信访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健全大调解工作机制,广泛开展“大走访”爱民实践、集中回访疑难信访案件、集中清理涉法涉诉信访积案和案件评查等活动,全省信访形势总体平稳,赴京集体上访、赴京非正常上访下降幅度均居全国前列。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加强以流动人口为重点的实有人口管理、特殊人群帮教管理、网络虚拟社会管理、“两新”组织管理,深入开展法律援助、法律服务工作,引导群众用法律手段解决矛盾、维护权益。深入推进平安河南建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大力开展社会治安突出问题集中整治活动,以打黑除恶、两抢一盗专项斗争和命案攻坚为重点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积极开展对敌斗争和反恐怖斗争,持续加大对“法轮功”等邪教组织的打击力度,社会治安形势进一步好转,群众安全感进一步提高。
        切实抓好安全生产。牢固树立“安全生产从来人命关天、安全监管责任重于泰山”的理念,全面落实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协调推进安全生产各项工作。推进煤炭企业兼并重组,煤炭产业安全生产水平进一步提升。组织开展全省安全生产大检查和专项检查,认真做好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严厉打击非法违法生产行为,着力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今年以来我省连续发生几起重特大煤矿安全生产事故,我们深感压力很大、责任很大,一方面不回避问题、不推诿责任,主动加强监管、堵塞漏洞;另一方面严肃查处失职渎职和监管不力的有关人员,依法依规严惩违法开采的黑心矿主和以权谋私、官煤勾结、搞钱权交易的腐败分子,压住黑心矿主非法违法生产的邪气。
        按照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精神,认真做好对口支援哈密地区和农十三师工作。在做好援助阿克苏收尾工作的同时,省委及时成立对口支援工作领导小组,坚持雪中送炭、突出重点,注重造血、着力民生,促进对口支援各项工作顺利开展。今年安排的12个对口支援试点项目资金1.27亿元全部到位,各省辖市与哈密地区、农十三师分别建立了对口支援结对关系。继续做好援助四川江油灾后重建工作,总投资30.02亿元的一300多个援建项目建成投用,实现了“三年援建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的目标。
        五、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我们坚持把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为重点,扎实推进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建设,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为推动中原崛起、河南振兴提供坚强保证。
        切实推进理论武装工作。把学习贯彻五中全会精神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列为各级党委中心组专题学习和党员干部培训的重点内容。着力抓好各级党委中心组学习,召开全省市厅级党委中心组学习经验交流会,省委中心组举办4场专题报告会,有力带动了全省的理论学习。积极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认真开展“争创学习型党组织,争当学习型党员”活动。开展“四个重在”主题党课活动,采取党校集中宣讲、送党课下乡、送党课上门、送党课进企业和田间地头等形式,15000多名党员领导干部讲党课,200多万人次基层党员受到教育,广大党员干部的宗旨意识、发展意识进一步增强。
        切实推进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着力加强党性和作风教育,实行民主生活会测评制度,提高领导班子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强化干部教育培训,提高领导干部的政治理论素质。树立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坚持“五重五不简单”,重群众公认但不简单以推荐票取人、重干部“四化”“德才”但不简单以求全和年龄文凭取人、重干部政绩但不简单以一时一事的数字取人、重公开选拔但不简单以笔试和面试取人、重干部资历但不简单以任职年限取人,多层面、多角度评价考察干部。实行省委常委会酝酿、全委会票决干部制度,省委全委会对部分省辖市、省直单位党政正职拟任11名人选进行了投票表决。制定贯彻《2010一2020年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规划纲要》的实施意见和配套办法,探索规范县(市、区)党政正职选拔任用工作,推行干部选拔任用四项监督制度,全面实施干部选拔任用“一报告两评议”,创新开展以“深入整治用人上不正之风、进一步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为主要内容的市、县委书记谈心谈话活动。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集中进行了市厅级后备干部调整;实施优秀年轻干部培养计划,加大女干部、非中共党员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培养选拔力度。
        切实推进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我们以正在开展的创先争优活动为抓手,以“注重学习、注重求实、注重表率、注重持续”为工作要求,切实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向心力、凝聚力、带动力和基层党组织内部的活力、合力、运作力,努力使每个基层党组织都有一个好班子、好班长、好队伍、好制度、好思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开展选派党员干部驻村任职及建立农村“六大员"制度试点工作,推动农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一定三有”的落实,扎实推进“双强"工程,继续推广实施“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推动社区党建“三有一化”,城市社区党组织实现了有人管事、有处议事、有钱办事、办好实事、协同理事,全省机关、高校、国有企业、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等领域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加强。积极推进基层组织制度创新,开展党务公开试点工作和市直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乡镇开展公推直选基层党组织书记试点工作。
        切实推进作风建设。一方面坚持“三具两基一抓手”,着力在抓具体求突破、求深入、求落实上下功夫,在抓基层打基础上下功夫,在实施项目带动上下功夫。另一方面着力提素质、树形象,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强化运作意识、责任意识、效能意识,努力做到责随职走、心随责走,。在全社会、在人民群众心目中树立起对党对人民负责、能够对党对人民负责的形象。同时,深入推进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活动,加强对关键处室、重要岗位和基层站所的评议,坚决纠正不正之风,进一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切实推进反腐倡廉建设。以领导干部为重点,深入开展理想信念、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深化廉政文化“六进”活动,开展《廉政准则》学习宣传活动,筑牢广大干部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围绕权力制约、资金监控和从政行为规范,深化干部人事制度、财政管理体制和投资体制改革,进一步规范工程建设项目准入、政府采购、国有资产评估等,着力提高制度执行力,加快形成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有效机制。加大惩治腐败力度,始终保持严惩腐败的高压态势,1—10月全省纪检监察机关新立案9825件,结案9350件,党政纪处分10232人,其中市厅级干部11人、县处级干部202人,有效震慑了腐败分子。扎实开展对扩内需、保增长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和工程建设领域突出i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确保政令畅通。加强党内监督,强化对市厅级党政领导班子及其主要负责人的监督,巡视工作延伸到县(市、区)、部分省管国有企业和高等院校,积极推行干部廉政档案和勤廉公示制度,建立健全权力行使的监督制约机制。积极开展党务公开,全面实行党的基层组织党务公开,19个党务公开和县(市、区)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试点工作进展顺利。
        省委常委会高度重视并切实加强自身建设。注重理论学习。及时传达学习中央有关重要精神,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常委同志自觉加强理论武装,紧紧围绕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中的重大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带头作专题辅导报告。注重改进作风。不断改进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更加注重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研究解决实际问题,下基层调研时轻车简从、务实节俭。严格遵守廉洁自律各项规定,坚决管好每己、管好家人、管好身边工作人员。注重制度建设。扎实推进以民主集中制为重点的党内民主建设,建立重大决策、重大人事安排常委会务虚制度,完善省委常委会决策和工作机制。注重发扬民主,坚持重大问题集体讨论、集体决定。建立省委常委会与省级离退休干部定期座谈,与民主党派、工商联和群众团体负责同志协商、座谈等制度。
        以上报告的是省委常委会今年以来的主要工作。这些工作的开展和各项成绩的取得,是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正确领导下,全省上上下下、方方面面形成合力、共同奋斗的结果,是全省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基层干部实干实效、持续努力的结果。省委全委会的同志们对我们的工作给予了真诚帮助和大力支持。
        省委常委会也清醒认识到,成绩只代表过去,未来面对的更多的是困难和问题,只有善于破解难题、克服困难、应对挑战才能取得新的成绩。在总结工作的时候,我们认真分析了面临的挑战和存在的不足。一是经济发展中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因素仍然较多,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仍然不足,经济开放度仍然偏低,经济增长下滑风险仍然存在,保持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缩小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走在中部地区前列的任务十分艰巨。二是土地供需矛盾进一步加剧,节能减排压力进一步加大,资源环境约束进一步凸显,发展空间亟待拓展。三是粮食连续增产难度加大,农民持续增收渠道不多,“三农”问题依然突出。四是社会建设欠账较多、公共服务水平较低,一些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急需解决,一些社会矛盾有所上升,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社会和谐稳定面临突出挑战。五是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依然存在薄弱环节,有的领导干部尚未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正确政绩观,机遇意识、发展意识、责任意识、为民意识、服务意识不强,在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上不善于把握规律、遵循规律,行政命令用得比较多、市场经济手段用得比较少,节会活动应酬比较多、抓大事谋大事比较少,对自己的职位想得比较多、对为民负责想得比较少;个别党员干部作风不正、党性意识不强,腐败案件时有发生。就省委常委会而言,面对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发展中矛盾和问题更加突出的严峻挑战,我们应对风险的能力和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有待进一步增强。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着力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着力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着力推动文化强省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着力维护社会安定稳定,着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着力转变领导方式和工作作风,团结带领全省广大干部群众扎实做好各项工作,推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取得实质性进展。
        希望同志们对省委常委会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帮助我们把工作做得更好。
 

友情链接
中国残联“两微一端”
省残联微信
与爱共行微信